Arch gate 建築人之路
20051224
  設計作業23-House-2




 
20051217
  設計作業22-House-1



Pawson。

 
20051216
  設計作業21-Exchange-Final









終於到最後。

繼 mid review 之後,我對外校師資來幫忙評圖這件事情就有著很大的好感,由更多成熟的建築人給更多方位的意見,好像可以頓時衝昇一甲子功力一般。這次人馬是黃明威建築師、蘇明俊老師與林盈孜老師。

為了setup工廠,我們在這個project花費了難以記量的時間精神,這可能就是專屬於第一屆的樂趣?真的是從零開始耶。我相信這經驗絕對是世界上其他非第一屆讀過學士後建築組的人不能體會的。之前與前輩們聊天,他們曾經坦白說過讀建築的時候,全世界好像只有設計課是必修,其他的根本難以暇顧,就連很用功、隨時都在研究室的昀青都有說過。然而我們必須去面對的是課業上的各科力求均值用心與體會,為的是除了自身的建築之路、還有幫下一屆學弟妹檢視如何修正明年的課程(簡稱「白老鼠義勇軍團」),在我們還在踉踉蹌蹌的用力推開建築大門之際,更顯的我們的確是能力不足、努力追求平衡的位置。但是到了後來,設計課盡入Final階段的時候,我們還是奮力投入工廠、有機器搶機器、機器被操到壞掉就笑成一團、然後繼續尋用可以代替的機器。很難說我們是不用心用功的,但可說,我們到最後是沒有頭緒的蒼蠅營營了。

一整個不完熟的過程都顯漏在作業作品裡面。但是好心的老師們也都對我們投入很多耐心,沒有放棄。

我盡可能的把整個過程簡短講一遍,還是講的比逾期的久許多,Ian有提到「聽present只有五分鐘的耐性」(待訓1)

(整個設計過程請參考「設計作業13-Exchange01~設計作業20-Exchange08」)

蘇明俊老師給我很豁然開朗的答案,也解除了我對設計為什麼會是「先有想法,做出草模、再從不能繼續沿用的草模裡面去找值得保留的因子,可能是形式、可能是工法。然後再用這個保留下來的因子、去決定設計想法該從哪一邊走。」的迷惑。我覺得這樣的過程反而是沒有邏輯的,但是講求邏輯的建築設計為什麼會吃這一套呢?!他說:「你的設計過程可能是你所理解的倒反,也就是說最後這個作品應該是一開始、然後漸漸發展成你本來一開始想要的東西。」就是整個過程我在倒因為果?我已經想了一個可以被期待的結果了(因為一開始思考太多沒動手做?),但是做出來的東西都是往回頭路去走,沒有發展。明俊蘇老師講得很懇切(跟上次朱弘楠老師一樣棒的態度),又講答出我內心的疑惑、加上又誇我用功有熱忱,哈哈真喜歡他!

黃明威老師說我這是典型的一般建築師到現在還是都會犯的”作法自斃”,基本上,黃明威老師這次對我的評論也是構築在蘇老師的論點之上,但是他那種輕鬆明快的速度和紮實有料的言談內容,實在是令人敬佩到不行!硬是跟他凹了一張名片,供我們MArchI做藏箱寶。

林盈孜老師只問了一個我在present就已經提出的解釋:「投影到每個面上、有多像?真的像嗎?」如果去針對這件事去質疑,那又是牽扯到一開始eager提的「萬萬不可」的微分問題了。(黃明威後來也說:「根本不在乎有多像。」)後來才聽說她當成大高材生的時候,設計課最喜歡跟老師挑釁吵架。(嘖,這摸口愛的一個女生……側面笑臉超像賈靜雯的!)

以上是關於我final評圖的一些記錄。



這次的project,我個人方面學到最多、覺得需要思考的是:
A˙工廠的熟練使用(每天鼻孔都塞滿木屑灰塵)
B˙設計思考的檢視(思考VS動手做 的時間拉鋸戰)
C˙溝通?沈默?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但針對個案而言,作品都不一樣、的確不能比較。)


分別講講我的心得:

「 A
整天耗在工場做作業的感覺很糟,因為我們的工廠是在不通風的地下室。後來 裝上空調有好一點點,但是待在那邊工作超過八小時還是會不堪暈眩,所以以後確定要做大件模型的時候,最好是一天排三個時段、每四個小時就出來透透 氣吃吃飯,不要做不完就捨不得離開。鋸台削掉手指頭的故事常常耳聞發生,絕對要小心使用、睡飽再進工廠。


「 B」
好吧,套句淡江佬們的至理名言:「就是你還沒做到忘記爹娘。」用功這件事 情,彷彿沒有界限。我們吃飯的時候想著設計、上廁所的時候想著接下來的行程、發呆或打瞌睡的時候充滿難以言喻的罪惡感、睡覺的時候既滿足又愧疚、兩點半的評圖常常讓我們拖到三點以後才開始……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很難挺身說出「盡了全力了!」

為什麼呢?

我們從各科系大學生活進來建築所(雖然學士後都是這樣),從之前以設計為生活樂趣到變成以設計為生活主軸,這本來就是過渡學習期,我們尷尬的是,身為第一屆學士後建築組、前無古人參照也就算了,因為東海一定也有這樣的 草創時期,但是!東海至少也還有完熟的大學部可供參考啊!而交大MArch2的前輩們恰巧遇上外籍老師來進行密集的workShop,可說也是忙得魂不附體,唯一的前輩群也都閉關修練去了,這樣的狀況,MArch1不落入閉門造車也很難。

照理來說,手做與思考這兩件事情,在邏輯上的確應該是先思考再動手,然而古有傳訓、在設計的世界,這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答案不重要,趕快生出蛋跟雞為要。假設思考為雞作品為蛋,進入一個環境裡面、總是要先來個雞、或是來個蛋吧?沒有,沒有,噢。

以我能有的想像,就是到處看看環境裡大家做過的東西,針對有興趣的,去想像他的更多可能性,甚至借此被激創出新的設計方法,既然是新的,就會躍躍欲試、從過程之中再確立自己的方向和主題。(設計大海裡的其一方法。)但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之中,沒有人家做過的(因為MArchII也正在做ing)、又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大多廣的可行性(每個人主題不同、不能互相參考),稍微遲疑個一兩下,就面臨來不及的命運。所以好吧快先給它做下去。第一次的大量木工的作業,耗了我們很多的時間。但做完了要繼續面臨的是:「方向的選擇是錯是對?還有回頭路嗎?翻案嗎?來得及嗎?」

哈哈,這一切,或許跟接下來的C又牽扯到關連?

「C 」
我是完全的建築新人,之前甚至沒有學過相關基礎設計課程,或是工廠、造模 的訓練經驗,技術層面都要臨陣磨槍了,學習部分至少要發揮大學畢業生的成熟心態去磨,。所以對於老師的話,我很怕漏聽或誤解,除非老師故意賣弄玄關(怕讓我們知道太多、限制了設計的發展創性)之外,我大概都可以仔細去聽出一個方向,跟老師想要的,不會差太遠。一旦方向頻道對了,這樣要做下一個步驟的時候,彷彿又有一個明燈。世上人百百款,每個人有不同的口語表達,如果覺得不懂,作學生的應該就要快點詢問、釐清對方的想法和自己的認知差異是多少,而不是一味的點頭說懂,到後來又做出一個明顯不懂人家所說的東西。誤解的事總是會有,但是一次、兩次之後,自己也要懂得發現,調整過自己之後還是不行,也才可以理直氣和得請對方也調整一下。畢竟設計課最棒的成果,應該是學生和老師雙方都有滿載而歸之感。

我不確定自己在狀況內的時候,就會選擇沈默。好好的想過,一定比急於說些 什麼,還來的受用。

幸運的是這次的project,我整個過程都有被線性連貫起來,做出來的東西,至少都有一點它的用處,雖然後來證明它一整個方向相反,但對我的學習過程 來說,卻也都是對正面的幫助。

漢寶德說,建築的學習像是一整個人生健全發展的過程,不論以後出路為何, 建築至少會充實、完整你的人生。這樣說來,跟施植明老師所說的:「好像是各行各業都可以跨過來學建築?」好像都是將建築指到一個讓人生更完整的區類。數學用十分鐘或是用一小時去算一個題目,答案算出來了,就結束了。但十分鐘和一小時做出來的設計就會有所不同,既然建築比較趨向、相似於人 生,也就表示它永遠沒有被摸透的一天。所以雖然世界上到處都有建築系,但是各家教法都不一樣,也沒有人會去說哪一個才算是正解。

建築沒有一個絕對的姿態,它的偉大在於它柔軟的包容性,把藝術和哲學甚至 理工領域等等都包容進來。既然如此,往建築之路的我們,還強硬個什麼勁?學到方法、或是學到技法,都是一種學習,它們陸陸續續接踵而來,密度不一 。每個人一開始或有屬於自己的強項,所以學到那邊的時候,總覺得都是自己學過的了,開始不耐、想另外學學其他的東西,但是請別忘記其他人,他們是初學者呢,能不能就放下腳步、等等他們呢?你確定這些你真的全部都會了嗎?體會到它的奧義了嗎?還是也就坐下來、再去想想、它有沒有更深的內涵?

世界上這麼多種人,講著同樣的語言、也不能好好的做好溝通,這也是一個有趣的課提啊,真的沒東西可以學嗎?


哈哈,太多了啊!真是學不完!

 
20051215
  設計作業20-Exchange08










當大家都在做木頭模型的時候,我上次還楞楞的做著小小貴貴的壓克力模型,因為模型太小了,張爸評圖的時候還跳過我,心裡真難過。

那時候跟eager討論到,我們是否總是「手在想法的後面」,做的,永遠比想的少太多?很辛苦的想到很多值得躍躍欲試的concept,被時間追著趕的我們做出來的總是比預期的少。我漸漸體會(或是想像)讀三年半的學士後建築、跟讀四五年大學的差別,大學部的人是否總是(或被追趕訓練成)手在想法的前面?所以在淡江,有老師提到「都是初初學建築的人,大學部的東西比研究所有趣,但研究所想法比較完整。」雖然我聽起來覺得當然啊,要求邏輯完整就會被限制、要有趣的話就不能先考慮邏輯完整。大家都在顧此失彼、要求魚與熊掌的出發點上。

然而eager也提到讓我覺得有趣的一點:「手工這件事情,在台灣到底是有多麼難能可貴?」讓我意識到:「欸對耶?」在美國工資非常昂貴,所以不能動不動就請工人,大部分還是都養成自己動手做的習慣,又加上史論課施老師有提到美國住宅幾乎都是木造,所以真的有為數不少的人動手建造自己的房子,不用讀建築也可以辦到。而我們這些從小到大、以為自己手工能力比別人好那麼一點點的人,到底要得意到什麼時候?哈。

總而言之,我更正自己在還沒想好具體想法之前不動手的一點小堅持,先去把一開始諸多小小想法集成做在一個模型上(越來越多人在教導我們同這一個想法:你的手極有可能比你的腦袋想的快,so先做再說!),於是我把以下想法點落實在這個模型:
*以「點」成柱,營造空間的方法。
*柱列剛好可以配合我要的空間穿透性,達到開門(通行)與關門(不通)的定義。

一旦超過人的視線高度、東西做出來很容易淪為「裝飾」而非「用途」,儘管無心讓它們變的豐富,但如果它們變成搶戲的部分,就必須考慮它們到底是不是重點?

一開始想讓它是一個三個座標向度都可以被投影讀取OceanPark的圖像,先從一個向度上去做做看。另外,關於「啟動」這件事,我到底要不要設個開關或是裝置、去落實「開門」機制?(這樣的話我就又要去想一個有意義的套件,但是那時的狀況是想法太多了,要丟,要丟,所以我選擇的是不去多加這一套程序),不去加「開門機制」,怎樣實行開門動作?

「錯視」?營造一個空間看起來不能穿越,但是只要你願意嘗試走進去,你就完成開門,得以通行。所以我做出一個看起來不能通行的可通行空間。

然而模型做出來了,我也看到一條或可進行的路了,eager跟我說他也清楚的看到了一個可行方向,但我的確不確定,那是否就是一條康莊大道,或者是,我正在所謂的”作法自斃”之路?(哈哈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設計作業19-Exchange07










從一張圖面(OceanPark)、和一個題目(「門」)來做一個設計,聽起來,兩件不相關的事情,若硬是要將它們兜在一起,那就是瘋狂做減法,減到我覺得「不會讓它們擺在一起的時候產生不搭」,那個時候,才能兜在一起。這只是我的切入方法。

所以我把「門」保留-穿透性、空間化
................(之前去定義、並且認為最重要的部份保留)
和把「圖」當成-形式呈現依據

簡單的結合,順序是:
穿透性:用柱子的排列或是透明材質表現。
空間化:門本身是空間,所以用一個cube來裝容我要的空間。
形式表現:讓我那張OceanPark的圖可以直接在cube的三向度都可以被讀取。

「點、線、面、色」要把它們變成「柱、牆、地、頂」,是我一開始就太貪心了,所以我減掉三樣,先從「點」,把它們做成立方體三向度上面都可以被讀取。

(anotherThink:是否不是減到剩下柱子、而是全部放棄、另尋他法,會更好?)


時間在走,選擇很重要,沒有回頭路。


 
20051201
  設計A槽




 

My Photo
Name:
Location: 台南, Taiwan
Archives
200509 / 200510 / 200511 / 200512 / 200601 / 200604 / 200607 / 200611 / 200612 / 200701 / 200702 / 200703 / 200706 / 200708 / 200710 / 200711 / 2008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CTU M.Arch1
NCTU M.Arch2
NCTU MS
NCTU ph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xtra
schoo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