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 gate 建築人之路
20051215
  設計作業20-Exchange08










當大家都在做木頭模型的時候,我上次還楞楞的做著小小貴貴的壓克力模型,因為模型太小了,張爸評圖的時候還跳過我,心裡真難過。

那時候跟eager討論到,我們是否總是「手在想法的後面」,做的,永遠比想的少太多?很辛苦的想到很多值得躍躍欲試的concept,被時間追著趕的我們做出來的總是比預期的少。我漸漸體會(或是想像)讀三年半的學士後建築、跟讀四五年大學的差別,大學部的人是否總是(或被追趕訓練成)手在想法的前面?所以在淡江,有老師提到「都是初初學建築的人,大學部的東西比研究所有趣,但研究所想法比較完整。」雖然我聽起來覺得當然啊,要求邏輯完整就會被限制、要有趣的話就不能先考慮邏輯完整。大家都在顧此失彼、要求魚與熊掌的出發點上。

然而eager也提到讓我覺得有趣的一點:「手工這件事情,在台灣到底是有多麼難能可貴?」讓我意識到:「欸對耶?」在美國工資非常昂貴,所以不能動不動就請工人,大部分還是都養成自己動手做的習慣,又加上史論課施老師有提到美國住宅幾乎都是木造,所以真的有為數不少的人動手建造自己的房子,不用讀建築也可以辦到。而我們這些從小到大、以為自己手工能力比別人好那麼一點點的人,到底要得意到什麼時候?哈。

總而言之,我更正自己在還沒想好具體想法之前不動手的一點小堅持,先去把一開始諸多小小想法集成做在一個模型上(越來越多人在教導我們同這一個想法:你的手極有可能比你的腦袋想的快,so先做再說!),於是我把以下想法點落實在這個模型:
*以「點」成柱,營造空間的方法。
*柱列剛好可以配合我要的空間穿透性,達到開門(通行)與關門(不通)的定義。

一旦超過人的視線高度、東西做出來很容易淪為「裝飾」而非「用途」,儘管無心讓它們變的豐富,但如果它們變成搶戲的部分,就必須考慮它們到底是不是重點?

一開始想讓它是一個三個座標向度都可以被投影讀取OceanPark的圖像,先從一個向度上去做做看。另外,關於「啟動」這件事,我到底要不要設個開關或是裝置、去落實「開門」機制?(這樣的話我就又要去想一個有意義的套件,但是那時的狀況是想法太多了,要丟,要丟,所以我選擇的是不去多加這一套程序),不去加「開門機制」,怎樣實行開門動作?

「錯視」?營造一個空間看起來不能穿越,但是只要你願意嘗試走進去,你就完成開門,得以通行。所以我做出一個看起來不能通行的可通行空間。

然而模型做出來了,我也看到一條或可進行的路了,eager跟我說他也清楚的看到了一個可行方向,但我的確不確定,那是否就是一條康莊大道,或者是,我正在所謂的”作法自斃”之路?(哈哈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Comments:
您好:
我常常來這裡偷看~偷看建築初生之犢的設計歷程,讓我非常嚮往又羨慕,我終於忍不住想請教您一些問題,希望你不會介意,看到你們如此的忙碌,不知您願不願意抽空回答我的問題?非建築系學生是如何考上交大學士後建研所,因為我想報考貴所,但沒頭緒,請妳提供寶貴的意見讓我參考,小女子感激不盡。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

My Photo
Name:
Location: 台南, Taiwan
Archives
200509 / 200510 / 200511 / 200512 / 200601 / 200604 / 200607 / 200611 / 200612 / 200701 / 200702 / 200703 / 200706 / 200708 / 200710 / 200711 / 2008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CTU M.Arch1
NCTU M.Arch2
NCTU MS
NCTU ph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xtra
schoo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